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9月23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北京实现汽车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4.2%。今年上半年,北京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68.3%,超全国平均水平(62.1%)。
上半年,北京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68.3%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自2018年以来已在京成功举办七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瞿国春介绍,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18日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大会设置开幕式、全体大会、闭幕式3场全体会议。围绕产业政策、国际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向举办3场圆桌会。围绕政策、技术、安全、人工智能、应用、数据等方向,设置6场主题论坛,并召开基础设施、芯片、通信、生态、保险等方向的多场边会。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苏国斌介绍,北京汽车产业整体规模稳步提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2024年,北京实现汽车产量114.5万辆,同比增长14.2%。今年上半年,北京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68.3%,超全国平均水平(62.1%)。“双智”城市建设实现全市600平方公里“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连片覆盖,累计发放测试牌照超1100个,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4500万公里,开放了“五站两场”、博物馆等重点接驳场景。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为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创新应用活动提供制度依据。北京成功申请成为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双试点城市。
未来京津冀将协同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苏国斌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持续高标准推进“双智”城市建设。着力推动4.0阶段建设,持续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实现覆盖,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运行,支持辅助驾驶联网车辆发展。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车规级芯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操作系统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开展创新攻关,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协同天津、河北,建设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合力打造智能时代先进的产业生态。
积极落实国家试点任务。支持企业加快推进试点车型公告准入,做好试点车辆安全运行保障。协同天津、河北方面,加强“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跨域场景,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