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日),在“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西城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表示,西城区连续两年以直辖市城区组第一名的成绩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始终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立标杆、当先锋。
据郅海杰介绍,西城区紧抓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空间保障更加充裕。疏解腾退建筑面积167.7万平方米,治理违法建设48.9万平方米,完成住宿业“关转提”105家,一般性批发市场全部疏解,常住人口规模提前完成调控目标。同时,5年来经济增长动能更加澎湃。“十四五”期间,在“双控四降”、市场主体减少超5000户的背景下,综合能耗、水耗、万元GDP碳排放等保持全市最优,西城经济迈上新的千亿台阶,2024年GDP突破6000亿大关、达6038亿元,年均增长5.2%左右;经济密度达11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超55万元,均居全市首位、全国前列。其中,金融科技爆发式增长。金科新区6年时间完成楼宇改造43.4万平方米,汇聚头部企业269家,注册资本金超1400亿元,产值跃升至千亿级水平,税收贡献是疏解前的36倍。
在城区面貌上,下足“绣花”功夫,精心精细打理、装点城市。平安大街、地外大街、德内大街等4条标志性大街全部提升、旧貌换新颜;西单-积水潭桥这条老街整治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即将整体亮相。改造老旧小区148个、268万平方米,平房院落退租4713户,片区单元式、整院退租式、共生街区式等多种更新模式蹚出新路子。
在古都新韵方面,高标准完成21项中轴线申遗任务,腾退安徽会馆等文物41处,腾退面积达4.7万平方米。发布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20个,推出中轴线特色旅游线路8条。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每年将80%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七有”“五性”监测评价连续两年全市第一,12项指数中,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便利性、安全性等6项全市第一,接诉即办实现“四连冠”。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6万元,居全市首位。
其中,“十四五”期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近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1.4万个;中小学教育集团、中学一贯制学校共同体、小学精品学校联盟,覆盖区域所有中小学,实现了各学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9.5%,居全市第一。建成“十分钟养老服务圈”,千人养老床位达到7.8张,较“十三五”末增加3.6张;挂牌“父母食堂”355个、累计助餐量达502.2万人次;完成普惠式居家适老化改造5658户,安装“一键呼”5万余部,已帮助700余位突发紧急情况的老人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