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2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情况,并对数据进行解读。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新向优。
经济底盘稳中向好
三大优势行业持续发挥带动作用
重点行业支撑增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持续发挥带动作用,合计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0%,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高端制造加快布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24.6%和13.4%,工业出口交货值持续提升,继续发挥带动作用。
投资有效性持续提升,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合计达到62.3%,今年以来保持在六成左右的较高水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59.8%,为近5年最高;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领域带动下增长4.8%,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
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0%
企业研发创新保持活跃,1至8月,全市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4%。创新主平台、主阵地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技术收入增长12.2%,占总收入比重为27.8%,占比今年以来稳步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0%,其中核心产业增长10.7%(按现价计算)。高端制造引领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7.9%(二者有交叉),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5%和46.5%,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和4.6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均成倍增长。
1至8月,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13.2%和10.3%(二者有交叉),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软件开发、新型媒体服务等产业增势较好。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创新链产业链,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7%,为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政策措施加力显效
全市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42.9%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全市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超八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相关项目为主要带动力量。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生产领域中,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领域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
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0.3%,演唱会经济、体育经济带动效应持续显现;线下文化消费活力迸发,1至8月全市线下文化消费收入同比增长近两成,工艺美术品销售、内容保存服务等领域收入两位数增长,休闲观光游览服务、创作表演服务领域具有较好发展潜力。
持续深化境外人员服务便利化改革,吸引境外游客来京旅游,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88.4万人次,同比增长42.9%。
系列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市场预期有所改善,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8月末同比增长6.9%。股市活跃度有所提升,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证券交易额增长33.9%,较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股票交易额增长1倍以上。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前三季度全市新设企业超23万家,同比增长两成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企业培育加快。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随着各项政策效果加力释放,优势行业、新兴领域活力彰显,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与上半年及上年同期持平。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投资于人”力度加大,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在教育、卫生等行业项目带动下增长超三成。
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246元,同比增长1.8%。前三季度,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5%。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在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带动下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03.1亿元。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低位运行,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半年下降0.3%转为持平。其中,“两新”政策效果释放,家电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消费者换新需求增加,大型家用器具价格同比由上半年下降1.2%转为上涨0.5%;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38.8%,汽、柴油价格延续降势,同比分别下降7.3%和7.9%;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9%和3.0%。
前三季度,服务价格由上半年上涨0.1%转为持平。其中,文旅出行类服务价格保持降势,宾馆住宿和旅行社收费价格分别下降8.1%和7.0%,降幅均比上半年有所扩大,飞机票价格下降2.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2个百分点;受需求较高及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影响,家庭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上涨9.6%和0.9%。
·展望·
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北京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为顺利实现“十四五”收官、踏上“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前三季度,北京经济顶压前行,实现了5.6%的增长,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有基础有支撑、韧性不断增强,这既是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效,也是优势领域、新兴动能共同带动的结果。
展望下阶段,既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和支撑。
从国际看,10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连续2个季度上调对全球增长的预测,但低于2024年3.3%的水平,关税冲击将进一步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从国内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从北京看,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前三季度GDP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增势稳定”的特点。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提高,对经济支撑带动作用明显,这些都为北京全年经济平稳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经济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继续以扩大需求为着力点,进一步释放政策效能,促进经济向好向新发展。
综合来看,四季度北京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